发布时间:2023-09-04浏览次数:5
中新网阳江12月7日电 (蔡敏婕 李美娇)广东阳江青洲一、二海上风电场项目(以下简称青洲一、二风电项目)首批风机7日并网发电,这标志着500千伏海上升压站、500千伏三芯海缆得到成功应用,为中国深远海、大容量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经验。
9月12日,广东阳江青洲一、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升压站正式建成并启动“倒送电”。周星亮 摄
青洲一、二风电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附近海域,由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,中国能建广东院EPC(设计-采购-施工)总承包建设,是广东省首批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项目之一。
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,共布置92台单机容量为11兆瓦的国产抗台风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,配套建设50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陆上集控中心各1座。
据介绍,项目建成后,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36亿度,按照普通家庭月均用电220度来计算,可满足136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。与同等容量燃煤电厂相比,每年还可节省标煤消耗约105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8万吨,对促进广东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、推动广东省乃至全国海上风电产业创新发展、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。
9月12日,广东阳江青洲一、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升压站正式建成并启动“倒送电”。周星亮 摄
据介绍,项目首批风机并网,对于带动我国制造业和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,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技术引领意义。(完)
中新网西宁12月7日电 (记者 李江宁)7日,记者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获悉,据最新调查记录显示:青海湖流域湿地植物共53科194属385种。
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,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,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,国际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节点。1992年,青海湖鸟岛被列入首批国际重要湿地名录。
图为青海湖。马铭言 摄
日前,青海湖国际重要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编目完成验收。此次项目主要开展了环青海湖地区湖滨湿地、主要流域河源湿地及其沼泽湿地的植被类型调查、植被种类调查、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及标本采集,产出《青海湖流域湿地植物调查报告》《青海湖流域外来入侵植物调查报告》《青海湖流域湿地植物图谱(拟)》《青海湖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咨询报告》,采集植物标本300余份。
此次项目共调查7个植被类型,11个群系,调查记录到的青海湖流域湿地植物中包含菊科植物20属64种、禾本科植物27属41种、莎草科植物7属35种、豆科植物7属24种、毛茛科植物11属22种、伞形科植物11属17种、苋科植物11属17种、蓼科植物8属16种、眼子菜科植物4属8种、杉叶藻科1属1种,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种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。此外,调查区域未发现入侵植物。(完)